特朗普设立坏榜样,全球央行担心美联储政治风暴恐……
特朗普设立坏榜样,全球央行担心美联储政治风暴恐……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全球央行官员齐聚在美国一处山间度假胜地时,开始担心围绕美联储的政治风暴可能也会波及他们。
美国总统特朗普努力按照自己的喜好重塑美联储,并向其施压要求降息,这引发了外界对美联储能否保持独立性和抗击通胀信誉的质疑。
由于美联储领导层享有法律保护,理事会成员任期又足够长以超过任何一任总统的执政期,特朗普对此感到沮丧。他对主席鲍威尔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其辞职,同时还推动罢免另一位理事——库克(Lisa Cook)。
如果全球最具权威的央行屈服于这种压力,或者特朗普找到办法解除其成员职务,将会树立一个危险的先例——从欧洲到日本,长期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可能因此受到本国政客的新一轮挑战。
欧洲央行决策者、芬兰的雷恩(Olli Rehn)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年会间隙表示:“对美联储的政治攻击在精神层面也会外溢到全球,包括欧洲。”因此,他和同僚们支持鲍威尔坚持立场,即便鲍威尔暗示9月可能降息。当鲍威尔登台发言时,会场甚至报以起立鼓掌。
“独立性不容视为理所当然”
在大提顿山脉脚下的会场边缘,与十余位全球央行官员的交流显示,他们认为,如果美联储因独立性受损而削弱对抗通胀的能力,将被视为对自身地位和更广泛经济稳定的直接威胁。
他们指出,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投资者要求更高的溢价来持有美债,并重新评估美国国债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命脉”的地位。
全球各国央行已开始为此做准备,提醒辖内银行关注对美元的风险敞口。更根本地说,如果美联储屈服,那将终结一个至少持续40年的制度——自保罗·沃尔克击退高通胀以来,美联储一直保持相对的价格稳定。
此后,越来越多央行效仿美联储,追求政治独立,并专注于使命——大多数是将通胀维持在2%左右。
德国央行行长兼欧洲央行管委纳格尔(Joachim Nagel)强调:“这提醒我们独立性绝不能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必须履行职责,并明确传达,独立性是维持价格稳定的先决条件。”
政治化风险
迄今为止,市场尚未对美联储独立性表现出深切担忧。美国股市依然强劲,美债收益率和通胀预期也没有出现因美联储信誉受损而应有的剧烈波动。
虽然特朗普可以在鲍威尔的任期于明年5月结束后任命新主席,但要让其任命的理事掌握多数,还需要更多成员离任。美联储体系下的12家地区联储也构成制衡力量,其行长由地方理事会聘任,以此保持与华盛顿的距离。
然而,美国本应以强大制度和法律传统著称,如今却出现特朗普与美联储关系恶化的局面,这让其他央行深刻意识到自身独立性的脆弱性。
即便欧洲央行在欧盟条约中享有独立地位,仍不得不为证明自身独立而奋力抗争。当其在十年前启动大规模购债计划以防通缩时,就被指控为政府融资,并经历了多轮法院挑战。
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左右翼政党也时不时批评欧洲央行。其他国家甚至把央行行长的任命变成政治角力。
拉脱维亚央行行长Martins Kazaks在连任过程中因未迎合政府意愿而遭到政客批评。斯洛文尼亚则因党派纷争,自今年1月起一直没有央行行长。
在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晋三批评时任行长白川方明在抗击通缩方面不作为,并于2013年亲自挑选黑田东彦接任。黑田随后推行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虽然削弱了日元、提振了经济,却因日本央行成为政府的最大债权人而令传统央行家侧目。
坏榜样效应
特朗普已表示,希望鲍威尔的任期“快点结束”,并公开启动了挑选继任者的进程。
一名熟悉日本央行想法的消息人士称:“这好像是特朗普从安倍身上学到的。”
特朗普的举动可能会鼓励全球其他政府,尤其是民粹倾向强烈的政府,对本国央行施加更多控制。这将为全球更高的通胀率和更剧烈的市场波动埋下伏笔。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IMF首席经济学家Maury Obstfeld警告称:“对美联储的接管将为其他政府树立一个非常糟糕的榜样。你看到这种事发生在美国——一个被视为制度制衡和法治堡垒的国家——怎么可能不认为其他国家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呢?”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