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跌至十二周低位,供需逻辑正在被谁主导?
汇通财经APP讯——周二(10月28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棕榈油主力合约收于4315林吉特/吨,单日下跌1.33%,创下近十二周新低。市场在连跌三日后,疲软态势进一步凸显。
外部市场拖累与货币压力
本轮下跌主要受关联市场及货币因素驱动。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 期货当日下跌0.53%,棕榈油期货跌幅达1.67%;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价格同步回落0.37%。作为全球植物油市场的重要竞争者,棕榈油价格与这些替代油脂的联动性持续强化。与此同时,林吉特对 美元汇率升值0.24%,削弱了棕榈油对海外买家的吸引力。一位吉隆坡交易员指出:“大连棕榈油分提油价格的连续疲软,叠加林吉特走强,共同压制了毛棕榈油的定价空间。”
供应端扩张预期
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I)10月28日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印尼棕榈油产量可能攀升至约5600万吨,高于此前预估。该协会强调,有利的天气条件与持续良好的价格环境为增产提供了支撑。这一数据引发市场对全球供应宽松的担忧,进一步压制多头情绪。
能源市场传导效应
国际 原油价格周二再度下挫2%,连续三个交易日走低。尽管 美国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实施制裁,但市场同时担忧 OPEC+可能推进增产计划,导致油价承压。原油走弱削弱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经济性,对需求预期形成制约。
机构观点与市场展望
部分分析师认为,当前价格已部分反映利空因素,但短期修复需依赖外部市场企稳。知名机构指出:“若原油与软油市场未能止跌,棕榈油的生物柴油需求与价格竞争力将持续面临考验。”然而,亦有观点强调,东南亚季节性减产周期临近,且当前价位可能刺激采购需求,未来需密切关注库存数据与政策动向。
整体而言,棕榈油市场正经历多空因素的激烈博弈。短期来看,关联油脂走势、林吉特汇率及原油动态仍是主导价格的关键变量;中长期则需关注产地供需平衡表的实际演变。市场参与者需警惕波动率上升风险,灵活应对基本面与金融属性的双重冲击。
外部市场拖累与货币压力
本轮下跌主要受关联市场及货币因素驱动。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 期货当日下跌0.53%,棕榈油期货跌幅达1.67%;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价格同步回落0.37%。作为全球植物油市场的重要竞争者,棕榈油价格与这些替代油脂的联动性持续强化。与此同时,林吉特对 美元汇率升值0.24%,削弱了棕榈油对海外买家的吸引力。一位吉隆坡交易员指出:“大连棕榈油分提油价格的连续疲软,叠加林吉特走强,共同压制了毛棕榈油的定价空间。”
供应端扩张预期
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I)10月28日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印尼棕榈油产量可能攀升至约5600万吨,高于此前预估。该协会强调,有利的天气条件与持续良好的价格环境为增产提供了支撑。这一数据引发市场对全球供应宽松的担忧,进一步压制多头情绪。
能源市场传导效应
国际 原油价格周二再度下挫2%,连续三个交易日走低。尽管 美国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实施制裁,但市场同时担忧 OPEC+可能推进增产计划,导致油价承压。原油走弱削弱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经济性,对需求预期形成制约。
机构观点与市场展望
部分分析师认为,当前价格已部分反映利空因素,但短期修复需依赖外部市场企稳。知名机构指出:“若原油与软油市场未能止跌,棕榈油的生物柴油需求与价格竞争力将持续面临考验。”然而,亦有观点强调,东南亚季节性减产周期临近,且当前价位可能刺激采购需求,未来需密切关注库存数据与政策动向。
整体而言,棕榈油市场正经历多空因素的激烈博弈。短期来看,关联油脂走势、林吉特汇率及原油动态仍是主导价格的关键变量;中长期则需关注产地供需平衡表的实际演变。市场参与者需警惕波动率上升风险,灵活应对基本面与金融属性的双重冲击。
0
意见反馈
完全不懂
一知半解
一目了然
内容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