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资讯资讯详情

金融时报观点:人工智能能帮美国摆脱债务困境吗?

2025/08/08 16:01

    金融时报观点:人工智能能帮美国摆脱债务困境吗?
    


    

    

    

本文刊发在金融时报观点,作者吉莉安·邰特是《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兼编辑委员会成员。


    

    

    


    

    Photo by
    Steve Johnson on
    Unsplash
    

    

    

上个月,特朗普推出了他口中的“大美丽法案”(BBB),然后批评者援引华盛顿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数据进行抨击。


    

原因在于,CBO负责预测美国的长期财政前景。即使在这项包含数万亿美元减税的BBB措施之前,CBO的基准情景——假设政策和基本面不变,就预测债务会从目前占GDP的100%跃升到2055年的156%。


    

不过,有一个至关重要却鲜少被注意的附加条件在当下尤其重要:尽管CBO的基准预测总是引发关注,但最近还给出了另外八个预测,显示在基本面变化下的不同结果。


    

其中一些更令人担忧,比如,如果利率每年比CBO的基准预测高5个基点,债务将超过200%。不过也有不那么糟的情形:如果人工智能推动年生产率增速比CBO预测高0.5个百分点,债务将会稳定在GDP的113%左右,即便不采取紧缩政策。


    

这很糟,但不是灾难。而且虽然CBO的报告并没有将此完全归功于AI,但这个机构过去曾高度评价这一技术对生产率的推动作用。


    

“AI可能解决美国的财政问题。”私募资本集团阿波罗这样表示。听起来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吗?


    

或许吧,因为至少有三个理由值得质疑这种乐观态度。


    

首先,历史表明,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往往无法预测。例如布鲁金斯学会指出,1995年至2005年间,生产率年均增长约3%,这可能得益于数字化。但在2005年至2022年,这一数据仅为1.5%,在1973年至1995年间同样低。


    

1987年,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索洛就感叹,计算机“无处不在”,但生产率数据中却找不到踪影。


    

其次,这种不均衡的效果,往往源于企业在采用创新上的差异。牛津经济研究院认为,这种差异在AI时代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第三,即便生产率确实提高,也可能引发社会动荡。摩根大通和IMF认为,到2034年,AI可能取代美国一半的工作岗位。


    

如此规模的冲击历史上也出现过,比如工业革命或农业革命。但当时的冲击是缓慢发生的(摩根大通估算,互联网、电力和蒸汽机分别用了15年、32年和61年,才对生产率产生明显影响)。


    

而且各国政府推出了重大的政策改革,比如普及教育和建立福利国家。


    

然而这一次,摩根大通认为,AI可能只需7年就会改变生产率。而到目前为止,白宫并没有表现出在制定积极、合理的产业和社会政策以抵消人类成本上的准备。


    

风险在于,AI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冲突,从而削弱增长,破坏财政改革。


    

不过,乐观派也有对这三点的回应。近来的生产率数据之差,意味着即便是小幅的变化,也可能显著改善统计数据。


    

摩根大通预计,到2034年,AI将“仅仅”带动增长约10%,而高盛和普华永道则分别预期提升15%和20%。


    

此外,企业对创新的反应不均衡,也未必是灾难。麦肯锡最近一份报告指出,真正决定国家是否增长的,是少数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是否采纳创新,而不是平均水平的变化。


    

第三,尽管当前特朗普政府至今未能像新加坡那样拿出连贯的AI发展政策,但未来的政府可能会做到。毕竟,科技界如今与华盛顿的联系更紧密,而特朗普的执政经历表明,所谓“奥弗顿窗口”——公众讨论政策的范围——可能会迅速变化。


    

如果社会冲突爆发,未来政策走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不过,说到这些反驳观点,我并不是为了支持这种“AI是救世主”的乐观论调——至少目前不是。


    

AI冲击还非常新,我认为如果真有东西能改变美国债务路径,那更可能是通胀、金融压制或隐性违约。


    

然而,CBO关于AI的乐观情景依然重要,原因有二。首先,提醒我们经济预测的变幻莫测。其次,有助于解释特朗普政策团队的思路和行动。


    

虽然特朗普的批评者(以及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担心,在BBB出台后,美国会陷入债务不断上升和滞胀,但白宫经济团队并不这么看。他们相信CBO的乐观预测,并认为放松监管与AI带来的生产率奇迹会降低通胀、提高增长并减少债务。


    

更关键的是,他们希望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全球最多的利益,哪怕是以欧洲等地为代价。


    

批评者可能认为这是海市蜃楼——或者用AI的行话说,是“幻觉”。但这不应被忽视。


    

因此,大家都应关注那个鲜为人知的CBO预测——不仅是科技股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人也一样。


    

来源:加美财经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相关文章

  • 美联储理事库克称7月就业报告“令人担忧” 引发对美国经济拐点的担忧
    2025/08/07 16:12
  • 美日贸易协议陷分歧:日本要求美国纠正关税加征方式
    2025/08/07 16:12
  • 多邻国Q2营收同比增长41%,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2025/08/07 16:11
  • 应用材料加入苹果与德州仪器阵营,因推动美国本土芯片制造再升级
    2025/08/07 16:11
  • 美方称日本仍将面临额外15%对等关税,因协议解释分歧导致待遇不同于欧盟
    2025/08/07 16:11

最新文章

主张降息、偏好弱美元、质疑美联储独立性——新任理事或加剧货币政策分歧

2025/08/08 18:18

【欧股收评】停火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欧洲股市录得近三个月最大单周涨幅

2025/08/08 17:50

从按兵不动到政策转向 就业疲软触发美联储降息预期升级

2025/08/08 17:35

特朗普政府筹划两家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巨头年内IPO,估值或超5000亿美元

2025/08/08 17:31

金价高企与地缘风险助推 汇丰预测:白银正被金价拖入上涨通道

2025/08/08 17:14

黄金期货创历史新高 关税疑云笼罩黄金市场 交易结构或被彻底重塑

2025/08/08 16:48

美股夜盘多只绩优股集体上涨,Expedia大涨近18%引关注

2025/08/08 16:12

美国汽车关税影响日本七大车企利润缩水2.67万亿日元,车企加紧应对

2025/08/08 16:12

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透露美国将终止关税叠加并削减汽车关税

2025/08/08 16:12

OpenAI推出GPT-5:推理能力大幅跃升,微软全线整合引爆AI市场

2025/08/08 16:12

热门文章

【现货黄金】操作策略参考-20240111

2024/01/11 02:29

主张降息、偏好弱美元、质疑美联储独立性——新任理事或加剧货币政策分歧

2025/08/08 18:18

【欧股收评】停火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欧洲股市录得近三个月最大单周涨幅

2025/08/08 17:50

从按兵不动到政策转向 就业疲软触发美联储降息预期升级

2025/08/08 17:35

特朗普政府筹划两家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巨头年内IPO,估值或超5000亿美元

2025/08/08 17:31

金价高企与地缘风险助推 汇丰预测:白银正被金价拖入上涨通道

2025/08/08 17:14

黄金期货创历史新高 关税疑云笼罩黄金市场 交易结构或被彻底重塑

2025/08/08 16:48

美股夜盘多只绩优股集体上涨,Expedia大涨近18%引关注

2025/08/08 16:12

美国汽车关税影响日本七大车企利润缩水2.67万亿日元,车企加紧应对

2025/08/08 16:12

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透露美国将终止关税叠加并削减汽车关税

2025/08/08 16:12
在线客服开设账户官方app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