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纽约时报,作者穆斯塔法·巴尔古提是巴勒斯坦民族倡议的创始人及领导人,本文写于约旦河西岸的拉马拉。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葡萄牙在周日承认了巴勒斯坦国地位,正值联合国本周将召开一场会议。预计其他国家也将在这场会议期间做出同样表态,会议旨在重启“两国方案”前景,以此作为巴以和平的基础。
如今已有大约150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在以色列长期否认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并推进“埋葬巴勒斯坦国构想”的定居扩张计划背景下,这种承认确实值得肯定。
正如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最近所说,以色列的扩张计划就是为了彻底否定巴勒斯坦建国的可能。
然而,这种承认最多只是一种空洞的象征,最坏的情况下,是在转移对加沙战争、以及对那里的约两百万巴勒斯坦人遭遇的饥饿和强迫迁徙问题缺乏行动的关注。
对巴勒斯坦建国的任何承认,都应伴随切实行动,追究以色列非法且破坏性的政策责任。
从约旦河西岸看去,以色列数十年来不断扩张定居点,意在阻止巴勒斯坦建国,而所谓“两国方案”的推动,总是让人产生强烈的作秀感,因为从未真正正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人头上强加、并日益加深的“一国种族隔离现实”。
今年8月,作为对法国等国计划承认巴勒斯坦的回应,以色列政府批准在东耶路撒冷以东、被称为E1的地区推进定居点建设。这一举动将有效把原本应是巴勒斯坦国核心的被占领西岸一分为二。多年来,以色列一直避免在这一地区修建定居点,担心引发国际反弹。
这片区域一旦动工,将被视为“两国方案”的致命打击,尽管在许多人看来,这个方案早已名存实亡。
自2022年12月以色列极右翼政府上台以来,E1项目只是非法定居扩张浪潮中的最新一例。今年春天,以色列又批准在西岸新建22个定居点。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与国防部长卡茨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这些定居点“都纳入了一个长期战略蓝图,目标是加强以色列对地区的控制,阻止巴勒斯坦建国,并为未来几十年的定居扩张打下基础”。
以色列早在45年前就非法吞并了被占东耶路撒冷,并通过环绕定居点加深了对这座城市的掌控,使其与西岸隔绝。自2023年10月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实施摧毁性打击,使加沙几乎无法居住。而在当前的新一轮攻势中,以色列正系统性摧毁加沙城,并将巴勒斯坦人驱赶至南部狭小区域。今年5月,媒体报道,内塔尼亚胡曾表示,对加沙地带的摧毁将迫使加沙人移民他处。
单纯承认巴勒斯坦国、出具一份充满建议的文件,改变不了任何现实。必须采取行动。
首先,国际社会必须阻止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越来越多的维权组织和专家已经认定这场战争具有种族灭绝性质,必须阻止以色列在加沙和西岸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清洗。
其次,必须对以色列施加实质性压力,迫使其改变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政策,包括废除那部规定“只有犹太民族拥有在历史巴勒斯坦土地上自决权”的法律,并承认巴勒斯坦国。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各国政府,特别是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必须实施经济制裁(已有部分国家正在考虑),并对以色列施加全面军火禁运。
多年来,维权组织一直呼吁对以色列定居点建设和违反国际法的行为采取这一措施。
巴勒斯坦人的自由不能建立在以色列的同意之上。必须正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力量不对等。过去的和平努力中最大错误之一,就是将双方误判为对等,好像是巴勒斯坦人在殖民以色列的土地、系统性剥夺以色列人的权利,虽然事实上正好相反。
除非正视不公正的根源,否则双方都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全。
数百万巴勒斯坦人生活在以色列控制之下,既没有国家,也被占领和压迫。而以色列则是拥有核武的地区强权。当前局面需要一种新的范式,就像国际社会曾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一样,必须支持巴勒斯坦人为自由而奋斗。
目前大约有740万巴勒斯坦人生活在以色列控制下,无论是以色列公民还是生活在被占领土中的人。同时,大约有720万犹太裔以色列人。
几十年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经接受联合国1947年提出的分治方案,尽管这意味着放弃原本应属于巴勒斯坦国的一半以上土地。
这是一次重大妥协。1988年和1993年,巴解组织两度正式承认以色列。而以色列却始终否认巴勒斯坦人拥有独立建国权和任何形式的自决权。
相反,历届以色列政府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持续努力,将他们的种族隔离制度根深蒂固地推行下去。
国际社会必须正视过去的失败和眼下的现实。没有拆除以色列种族隔离制度,就不可能实现真正而持久的和平。必须对以色列施加实质压力,才能促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