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了吗?美联储料开启降息周期 后续路径成市场焦点
准备好了吗?美联储料开启降息周期 后续路径成市场焦点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美联储本周召开会议,议程上有两大看点:关键的利率决议和未来政策路径预测,同时夹杂着政策制定中少见的政治因素。
在货币政策方面,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在周三公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并在广受关注的“点阵图”上描绘未来利率走向。
在政治层面,特朗普总统新任命的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将首次参会,他几乎肯定会反对普遍预期的25个基点降息,而倾向于更大幅度的降息。其他理事也可能投下反对票,甚至可能有人支持不降息,因为官员们正在权衡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与关税带来通胀压力之间的矛盾。
因此,虽然本次小幅降息几乎已成定局,但后续路径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美联储双重使命的目标正处于‘紧张关系’之中,并且这种紧张关系未来可能加剧。”纽约梅隆银行美洲策略师约翰·维利斯(John Velis)表示,“再加上美联储的政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美联储的处境愈发复杂。”
要求大幅降息的呼声
为期两天的会议在周二开启,新任理事米兰正式宣誓就职。他此前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并是美联储的长期批评者。参议院周一确认他将接替阿德里亚娜·库格勒(Adriana Kugler)的任期,至明年1月结束。
虽然米兰未明确表态,但市场普遍预期他将反对“小步降息”,转而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特朗普总统周一再次敦促美联储“立即并且大幅降息”,称FOMC“必须降息,而且幅度要大于(鲍威尔)原本计划的”。
周二,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CNBC采访时也呼吁美联储进行“充分的”降息。他表示:“特朗普总统在经济上非常有见地,我认为几乎每次都被证明是正确的。问题在于,美联储一直落后于形势。我们希望他们能以更充分的方式赶上。”
观察人士预计,特朗普任命的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也可能支持更大幅度降息,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米德(Jeffrey Schmid)以及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阿尔贝托·穆萨莱姆(Alberto Musalem)或许会倾向于不降息,但尚无定论。
尽管白宫强硬表态,FOMC内部可能出现分歧,但市场仍押注美联储将维持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把利率目标区间从4.25%-4.5%下调。根据CME集团的FedWatch工具,市场预期10月和12月还将各有一次降息,概率超过70%。
“分歧会凸显委员会内部裂痕,但仍会有一个更大的中间派群体认同在9月启动25个基点降息作为再校准的过程。”Evercore ISI全球政策与央行战略主管克里希纳·古哈(Krishna Guha)写道。
然而,这种节奏可能无法满足特朗普。他除了推动米兰上任外,还呼吁罢免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并表示将在鲍威尔任期于2026年5月届满时更换主席。
聚焦鲍威尔表态
尽管如此,这一节奏符合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
“9月FOMC会议的关键问题在于,委员会是否会释放信号,表明这可能是一系列连续降息的开端。”高盛经济学家戴维·梅里克尔(David Mericle)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我们预计声明会承认劳动力市场走弱,但不会修改政策指引,也不会暗示10月降息。不过,鲍威尔主席可能会在记者会上做出微妙暗示。”
梅里克尔预计,点阵图会显示两次而非三次降息,但差距不大。
事实上,鲍威尔在会后记者会上的措辞往往比FOMC声明更为关键。届时,美联储将同步公布GDP、失业率和通胀预测。
在8月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鲍威尔释放出略偏鸽派的信号,暗示政策调整可能即将到来,但并未明确表态应有多大力度。
“我认为他会延续在杰克逊霍尔的说法,当时他首次指出,推动决策的数据依赖性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我们需要更多地维护充分就业目标,而非通胀目标。”B. Riley财富管理首席市场策略师阿特·霍根(Art Hogan)表示。“他的语调会非常务实,但会更偏鸽派,而非鹰派。”
媒体:本次美联储会议可能会有三名票委希望维持利率不变
据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本次美联储决议,除了降息25个基点之外,市场参与者看到的首个头条新闻可能是三名或更多官员持反对意见。毫无疑问,沃勒、鲍曼和米兰将是占据三位,他们希望更大幅度地降息,另外持反对意见的人可能是古尔斯比、施密德或穆萨莱姆,他们希望维持利率不变。然而,交易员真正关注的是FOMC的点阵图,是预测2025年将只再降息一次,还是可能再降息两次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的策略,很可能是为了确保在今天的降息之后,2025年还会再降息两次。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