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习近平高风险会晤前,中国官媒最新发声!
特朗普-习近平高风险会晤前,中国官媒最新发声!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举行的高风险会晤之前,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呼吁全球最大经济体“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以巩固双方最新一轮贸易谈判取得的进展。
中美贸易谈判代表在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谈,他们周日(10月26日)宣布,就关税、航运费用、芬太尼以及出口管制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多项协议。这标志着两国紧张关系的明显降温,此前一连串关税威胁和新的出口限制几乎让双边关系脱轨。
《人民日报》周一以温和的语气表示,这一进展显示出中美双方有能力妥善处理分歧。署名“钟声”的评论指出:“中美都有各自长期坚持的利益关切,但双方都没有被问题遮住视线,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该署名通常用于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立场。
香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周一(10月27日)最多上涨1.3%,更广泛的MSCI亚太指数上涨1.5%,创下盘中纪录新高。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升,显示在谈判取得积极成果后,避险资产的需求有所下降。
预计习近平与特朗普将在本周于韩国会面,并批准这项协议的最终条款。这将是特朗普重返总统职位后两人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会议可能揭示中方购买美国大豆、美方对中国船舶征收航运费,以及中方稀土出口管控等问题的细节。
特朗普周一在“空军一号”上表示,他可能会根据与习近平的即将会谈,放弃对中国是否违反第一任期贸易协议的调查。“如果一切顺利,我相信他们能说服我们放弃这个调查,”他说,“我有这种预感。”
中国暂停购买美国大豆
(来源:美国农业部。注:由于政府停摆,数据自9月18日以来未更新。)
彭博经济学家Chang Shu, David Qu和Jennifer Welch在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两国领导人将批准协议,但这是否会给市场带来持久的缓解尚不确定——中美关系的新常态似乎是频繁的摩擦与短期修补。”
他们补充说,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外部不确定性的减少将为政策制定者赢得时间,以专注于支撑国内经济并提升科技自给能力。虽然中国工业企业上月利润创下近两年来最大增幅,但就业市场依然低迷,房地产危机持续拖累经济。
2024年,中国占全球稀土产量的近70%。
(中国主导全球稀土开采 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
《人民日报》评论呼吁美国坚持由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主导的经贸磋商机制。美方官员在该机制之外宣布的出口限制措施,近几个月来多次扰乱双方合作,促使北京对其关键稀土供应链实施反制,这一链条对美国制造业至关重要。
贝森特表示,他相信在最新会谈之后,中国将“在重新评估期间推迟一年实施”最新的稀土限制。此前,北京计划管控含有微量中国稀土元素的任何全球出口产品,这一举措曾在欧洲引发强烈反对。
另一个可能的“快速成果”领域是美国对中国征收的20%芬太尼关税。该关税旨在迫使中方遏制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流出。如果取消该项关税,对国内需求疲弱的中国经济而言将是一大利好。
《人民日报》文章指出,自特朗普于4月宣布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高的关税以来,中美已举行五轮会谈,导致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面临55%的关税。文章称,这些会谈证明两国都无意“脱钩”。
“双方就应相向而行,珍惜每一次磋商成果,不断积累互信、管控分歧,”文章写道。
尽管双方近期言辞温和,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周一报告中指出,全球投资者正在逐渐适应“紧张—升级—休战”的新常态。
“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降低紧张关系是件好事,”他说,“但我们认为这种大国竞争在未来仍可能加剧。”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