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亚洲分析说,中国对稀土、锂离子电池及人造钻石实施新的出口管制,震惊了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特朗普也很愤怒,并宣布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增加百分百的关税。
在影响最大的措施中,北京将海外交易纳入监管范围,表示凡是含有特定中国原材料的外国产品,出口也将受到管控。
但外界仍有诸多疑问:这些规定将如何执行?此番宣布是否只是中美贸易战中的谈判策略?
以下是关于最新规定的五个要点。
一、中国究竟做了什么?
星期四,中国商务部在原先4月列入清单的七种稀土元素基础上,又新增了五种受控元素。这些新增元素中有部分用于军事领域,例如激光技术;而例如铕(Europium)则用于电视机和智能手机屏幕。
商务部表示,各类稀土生产和加工设备也将受到出口管制,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及其正负极材料同样被纳入限制名单。用于工业用途(如切割工具)的人造钻石也受到管控,但用于珠宝的人造钻石则不受影响。
除这些限制外,商务部还发布了新规,禁止未经授权出口与稀土开采、加工及磁体制造相关的技术。
引人注目的新措施之一,是要求凡是在海外使用中国特定原材料制造产品的企业,如果要将产品转销至第三国,也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这些措施“并不针对任何国家或地区”,而是“为了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
全球供应链面临的风险是什么?
北京此次措施的范围极广,而稀土材料又是从智能手机到武器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这意味着许多行业的制造商都在为严重的供应中断做准备。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吴卓殷指出,这些出口管制将“非常严重地”打击美国的稀土磁体产业,因为美国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努力仍处于初期阶段。她说:“中国知道这种依赖未来会减少,所以他们必须现在出手。”
她补充说,美国唯一的稀土磁体制造商Noveon Magnetics仍依赖中国提供原材料。针对稀土回收技术的出口限制,可能会冲击苹果公司在加州与MP Materials合作、价值5亿美元的稀土磁体回收项目。
一家为苹果、谷歌和微软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商高管告诉《日经亚洲》,稀土材料被大量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包括耳机、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声学组件、电机和电池。
这位高管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找非中国来源的稀土磁体替代品,但只替换了少量,因为验证过程漫长,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更换。随着最新限制措施出台,我们预计供应链的流通将出现更多混乱。”
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经济安全项目主任海莉·钱纳表示,一些企业已经感受到中国限制措施的影响。
“由于中国让企业运营难度增加,一些与国防或科技相关的公司干脆直接退出了这类业务。”她说。
她指出,这一最新措施,将“进一步限制西方国家的科技和国防企业的生产能力。如果企业的原材料受到限制,他们将无法完成订单。企业还将面临重新申请许可证的额外合规负担。”
如果参考此前的政策收紧,这一合规负担可能相当沉重。业内人士此前告诉《日经亚洲》,更严格的规定比预期制造了更多繁琐程序,导致延误和供应瓶颈。
这对特朗普与习近平的预期会晤意味着什么?
这些措施出台之际,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期将在本月月底于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会面。这之后,双方为期至11月10日的关税停战协议将到期。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关键矿产安全项目主任格蕾丝琳·巴斯卡兰表示,“这些出口管制同时增强了北京在即将到来的谈判中的谈判力,并削弱了美国重建本土工业基础的努力。”
美国早已有类似机制——“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可以限制使用美国技术制造的海外产品出口。规则自1959年实施,近年来被用于限制半导体对中国出口。
巴斯卡兰指出,这是中国首次采用类似机制反制美国。
稀土专家托马斯·克鲁默表示,这些新限制旨在防止中国稀土被用于美国的国防工业。中国可能利用供应准入权来迫使企业遵守这些“域外管制”措施。
他解释说:“背后的威胁很简单——当你下一次来要货时,如果我们发现你把产品卖给了五角大楼的承包商,就可以跟你的业务说再见,因为我们不会再供货。”
他指出,虽然这些措施可能影响即将到来的贸易谈判,但不会直接被用作谈判筹码,因为北京援引了国内法和国际法作为依据,因此“在形式上已封死所有谈判途径”。
“正式而言,他们已经为此关闭了所有谈判渠道。”克鲁默说。
一位长期在中国经营的稀土企业高管(因业务关系要求匿名)表示,信号非常明确,“我认为这是在拧紧螺丝——并且是域外延伸的拧紧——正值关税谈判继续进行之时。这是为了让特朗普和他的团队感到不安。这个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有为他们发动的贸易战做好准备。现在附带的损害已经有些失控了。”
市场和投资者如何反应?
中国股市在星期四(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上涨,但在星期四收盘后公布的部分消息,引发星期五早盘市场反应不一。
实验室培育钻石企业股价飙升,河南黄河旋风涨停10%。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对超硬材料的出口管制范围较去年8月公布的限制有所扩大,凸显出这些材料的“战略重要性”。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在香港下跌6%,主要锂生产商天齐锂业等也同步下跌。过去几个月,锂行业波动加剧。此前有报道称宁德时代旗下矿场复产速度快于预期,使市场对减产预期降温。
分析人士预计,新出口管制对产量影响有限,因为限制对象主要是能量密度在每公斤300瓦时以上的高密度电池。
在北京宣布措施后,西方国家稀土生产商和开发商的股价普遍上涨,延续了过去六个月以来的强劲涨势。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全球最大非中国稀土供应商——股价半年内已上涨159%。
其他国家和企业如何应对中国对稀土的控制?
长期以来,其他国家一直担心中国对关键矿物的控制力度不断增强,并已采取多种行动建立替代供应链。
今年夏天,美国国防部入股美国稀土开采商MP Materials,以构建稀土磁体供应链;澳大利亚则投入公共资金,支持矿砂开采商Iluka和开发商Arafura的稀土分离项目。
法国、日本、比利时也在推进相关项目。日本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投资约1亿欧元(约1.09亿美元)参与法国的稀土精炼项目;比利时化工巨头索尔维公司则已设立稀土加工厂。
尽管这些努力长期面临盈利性与可行性质疑,但克鲁默表示,中国的行动正在为这些替代供应链的成功创造条件,“北京让西方的稀土矿业公司变得值得投资。问题不再是价格和成本,而是——在坏的里面挑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