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大幅上调引发通胀担忧 消费者或面临更高生活成本
美关税大幅上调引发通胀担忧 消费者或面临更高生活成本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随着美国正式对数十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国企业与消费者将更清楚地感受到特朗普政府对外贸易政策带来的影响。
根据最新政策,美国整体进口税率将达到近百年来的最高水平。自1933年以来,美国还从未见过如此高的平均关税税率。不过,各类商品和行业的影响程度将会因不同国家和税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到莱索托等小型发展中国家,几乎无一幸免。
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商品面临15%的税率,部分亚洲国家则高达19%,其余国家则在20%至50%之间浮动。特别是针对中国制造商品的55%关税,若中美无法在近期达成协议,将于下周生效。
企业已提前应对,但物价压力正在显现
自2月以来,特朗普不断调整特定产品和国家的关税政策,部分美国和海外企业已采取应对措施。例如,部分汽车制造商暂时自行吸收成本。然而,最新数据显示,从6月开始,食品杂货、家具和家电等商品价格已有所上涨。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税本质上是对进口的征税,最终成本往往会转嫁至美国消费者身上。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算,新一轮关税(包括早前针对钢铁、汽车等领域的措施)将短期内拉高整体物价约1.8%,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收入损失”约2400美元。
零售、制造与消费者端将全面承压
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副总裁乔纳森·戈尔德(Jonathan Gold)在给美联社的声明中表示:“尽管零售商此前努力稳定价格,但新一轮加税将显著推高美国零售商、制造商及消费者的整体成本。”
新关税背后的政策路径:如何走到这一步?
今年4月,特朗普首次宣布对来自66个国家的商品加征关税,理由是“互惠公平”以及重振美国制造业。一周后,他暂停了国别性关税,并转为对大部分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税率。
7月初,特朗普开始逐一通知各国,若未达成新贸易协议,其出口商品将于8月1日起面临更高税率。此后又将执行时间推迟至8月7日。
当前,加拿大面临35%关税,但墨西哥因仍在谈判中暂未执行;而在特朗普首任期签署的美墨加协议(USMCA)下,两国大多数商品仍被豁免。
同时,美国对巴西商品加征50%税率,并于本周签署行政令,将印度的关税从25%提高到50%,以惩罚其持续进口俄罗斯原油。
对金属、医药、芯片等行业的影响仍在延伸
除了具体国家的关税,美国对部分商品征税政策仍在继续,包括6月宣布的50%铝和钢铁进口税,以及即将出台的100%进口芯片税。此外,特朗普政府还计划对进口药品征收新关税。
美国消费者将感受到哪些实际影响?
1. 衣物和鞋类价格上扬
耶鲁预算实验室指出,新关税对服装和纺织品“影响尤为显著”。预计鞋类价格将短期上涨39%,中长期维持高出现有价格19%的水平;服装价格也将上涨37%,中长期维持18%的涨幅。
2. 食品与饮品价格上涨几成定局
非营利组织税务基金会分析称,美国无法自给香蕉、咖啡等大宗消费品,一旦加税,价格必涨。此外,鱼类、啤酒与烈酒也将受到直接影响。
美国葡萄酒贸易联盟已致信特朗普,指出欧洲葡萄酒与烈酒被征收15%关税,将可能导致美国酒类行业损失近20亿美元,超2.5万个就业岗位流失。
联盟主席本·安奈夫(Ben Aneff)称,美国进口商为躲避加税,已提前从欧盟集中采购,但随着欧盟税率上调至15%,9月起消费者恐面临高达30%的涨幅。
3. 汽车价格暂稳但风险上升
尽管部分车企如法拉利已因应加税加收10%附加费,但大多数厂商仍在观望。
通用汽车(GM)预计,今年因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将在40至50亿美元之间。丰田汽车则在周四公布的财报中称,二季度利润同比下滑37%,并下调全年预期,直接归因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法律与政策前景仍不明朗
尽管新一轮关税大范围启动,但整体政策格局仍未定型。特朗普政府使用的“紧急权力法案”正在司法系统中遭遇挑战,该案最终可能提交至美国最高法院审理。
此外,对来自中国的关税尚未最终敲定。随着“低值包裹”免税规则(de minimis)被取消,更多来自中国及全球的小额电商商品将在本月29日起正式征税。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线购买国外产品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电商平台上的小额订单。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