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在日经亚洲,作者中泽克二是常驻东京的《日本经济新闻》高级编辑兼社论撰稿人。他曾在中国担任驻外记者及中国分社社长共七年,并于2014年获得“Vaughn-Ueda国际记者奖”
图片由AI生成
中日关系的未来正变得愈发不确定,政治层面的联系日益减弱。中国正掀起一轮整肃风暴,而日本政局也深陷动荡之中。
被视为温和派、曾多次与日本政界交流,也曾访问日本的中国高级外交官刘建超已被撤换,卸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一职。
刘建超被刘海星取代。刘海星同为资深外交官,但主要专注于欧洲事务,鲜有与日本相关的外交经验。他也被认为更重视国家安全。
在日本,一直在推动对华关系的重要政党公明党,已退出与保守的自民党组成的执政联盟。
原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曾以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身份负责对华事务,也已辞去党内职务。
由高市早苗领导的新一届自民党领导班子中,没有任何在中日之间能发挥桥梁作用的重要人物。高市于10月4日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
在中国,中联部部长的地位几乎等同于外交部长,部门主要负责与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党际外交,同时也负责与日本、美国等国的政党交流。
9月30日,中联部官网发布消息,刘海星已出任新任部长。这一消息公布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召开之前。
通过网站发布人事调整并不寻常,通常由新华社等官方媒体公布。
这种反常做法,可能与刘建超自7月底以来消失于公众视野有关,引发外界猜测他已因涉腐问题遭当局调查。目前中国官方尚未就刘建超的去向给出任何解释。
自2018年起,刘海星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委员会由习近平担任主席,负责统筹国家安全事务,办公室则负责日常事务。
在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前后,刘海星曾被视为外交部长王毅的潜在人选,与当时担任驻美大使的秦刚一起被讨论。
秦刚和刘海星都被视为习近平的亲信。三年前,也曾有人认为刘建超可能接任外交部长。
2022年12月,秦刚出任外交部长,但不久后即被免职,官方未作说明。
刘建超随后被提拔为中联部部长,有望接替外交部长一职。但如今也实际被清洗,刘海星的接任则悄然公布。
在秦刚被免职后,王毅回归外交部长岗位。王毅即将年满72岁,考虑到高龄和频繁的长途出访,物色继任人选已成要务。
7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刘海星撰写的一篇长文,纪念国家安全法实施十周年。
在文中,彼时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的刘海星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法覆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强调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正是习近平时代的象征性政策之一。
现年62岁的刘海星接替比他年长一岁的刘建超,反映出中国对内对外均优先考虑国家安全的重大政策取向。
刘海星的父亲也是职业外交官,曾于上世纪80年代担任外交部副部长,90年代出任中共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秘书长。
9月30日宣布的中联部领导更替,将深刻影响中日之间,尤其是政治层面的未来交流。
受刘建超“失踪”事件影响,日本自民党高层官员9月29日透露,原定今年秋季在日本举行的“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会议”可能将被推迟。
这一机制上次会议是在停摆六年零三个月后,于今年1月在北京召开,刘建超当时也有出席。
日本代表团成员包括当时的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以及自民党执政联盟伙伴公明党的干事长西田实仁。
此次会议促使中国在6月底部分解除了对日本水产品的全面禁令。中国此前因日本于2023年8月排放福岛核电站处理水而实施了该禁令。
日本的政治动荡,将对两国今后的交流产生更大影响,特别是政党之间的接触。
10月10日,公明党突然宣布退出执政联盟,结束与自民党长达26年的合作关系。
预计日本国会将在本月晚些时候选出新首相,接替石破茂。但执政联盟的瓦解,已打击了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前景。
中国有句古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中国,已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被称为中日关系的“挖井人”。
1972年,田中意外访问中国,促成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公明党及其主要支持力量——佛教组织创价学会,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奠定了基础。
因此,中国也普遍认为公明党是“挖井人”之一。
曾于1967年至1986年领导公明党的竹入义胜,虽身处在野党,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1972年7月底访问中国,与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会面。
回国后,竹入将这次会谈的记录——“竹入备忘录”交给了田中。
竹入此行直接促成了田中两个月后的访华。田中与周恩来进行了艰难的马拉松式会谈,最终签署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
现任首相石破茂将在日本政局趋稳前继续留任。他早在1980年代上半期就开始走上政策制定之路。那时,他还是一名20多岁的银行职员,后来进入已不复存在的自民党田中派担任秘书处工作人员。
时间来到10月6日,公明党现任党首斋藤铁夫在国会大厦内会见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两天前,高市早苗刚刚当选自民党总裁。
公明党与中国之间长期保持互信关系。外界普遍认为,斋藤与吴江浩可能就高市是否会在就任首相后参拜靖国神社交换了意见。
中韩两国将靖国神社视为日本军国主义象征,高市若参拜将对中日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在目前的局势下,鸠山由纪夫或许是唯一一个仍可在中日之间发挥沟通作用的日本人。他曾在2009年至2010年担任首相,当时民主党执政。
中国于9月3日在北京举行盛大阅兵,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鸠山由纪夫也出席了阅兵仪式。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出席活动的最引人注目的外国政要,并与习近平并肩而立。
眼下,自民党别无选择,只能集中精力重建未来的联合政权框架,以打通高市早苗成为首相的道路。也因此,外交暂时无法成为重点。
而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即将在四中全会召开的重要人事调整则迫在眉睫。
因此,中日关系的未来仍将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