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频出、市场扩容:中医药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政策频出、市场扩容:中医药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5年以来,中医药行业迎来政策密集落地与市场规模扩张的双重利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据《中国中医药供应链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国中医药产业总规模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2025年将突破1.12万亿元。其中,中成药市场规模2024年达5129.1亿元,2025年有望超过5300亿元。
政策加持,产业链加速完善今年初,《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正式实施,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4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推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多项重磅政策为中医药全产业链标准化、现代化提供了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政策将推动头部企业在药材种植、生产炮制、质量溯源等环节全面升级。例如,同仁堂通过构建八大质量标准体系,推进“零缺陷”质量管理;广药集团在全国建立近90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并利用区块链实现全流程追溯;广誉远则继续坚持古法炮制与道地选材,强化“匠心传承”。
创新突破,国药加速“破圈”产品、渠道和品牌成为中医药创新的主要方向。云南白药依托本土药材资源,开发多剂型产品;华润三九提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研发思路;广誉远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经典方剂现代化。
与此同时,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疗平台正在成为国药触达用户的重要渠道。京东健康等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研发与销售,带动中药产品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渗透率。
在品牌建设方面,同仁堂、华润三九等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传播与跨平台合作,使传统中药品牌焕发新活力。数据显示,同仁堂“御药传奇”品牌认知度已提升至82%。
三大方向勾勒未来图景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将集中于三大方向:
慢病管理与亚健康调理,满足老龄化社会对健康管理的刚性需求;
数智化转型,通过AI、大数据、区块链提升产业效率和用户体验;
国际化拓展,在全球市场提升中医药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世卫组织统计显示,有113个会员国认可针灸疗法。广药集团、白云山、同仁堂等企业已在多个国际市场注册产品,部分中成药在海外保持长期领先的出口份额。
产业观察专家表示,随着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中医药产业正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机遇。未来,国药企业将在守正与创新的平衡中,以慢病需求为切入点,以数智化技术为支撑,以全球化布局为舞台,在世界健康产业版图上书写新的篇章。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