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可投资到争相回归——19万亿美元的中国股市开始无法忽视?
从不可投资到争相回归——19万亿美元的中国股市开始无法忽视?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在三年前因中国股市“不具投资价值”而撤出之后,海外投资者如今正酝酿大举回归,他们被中国科技领域的机遇以及超越美国资产的多元化需求所吸引。
今年,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半导体和创新药物研发方面取得的进展,让全球投资者感到欣慰:中美贸易战和华盛顿的科技出口禁令并未阻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创新。
中美关税休战以及国内宽松的货币环境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受此影响,上证综指上周触及十年来新高,香港恒生指数也创下四年来的最高点。
海外投资者情绪的转变,可能为本轮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推动的市场上涨再添动力。
前对冲基金经理、现管理两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家族办公室的Brett Barna表示,部分“先行”的外国资金已因今年的牛市回流中国,同时寻求从拥挤的美股市场中分散风险。
“在岸A股市场至少与全球其他市场的相关性非常低,这使中国变得有趣,”Barna说,并补充称他计划建立一个投资平台,让欧美资本能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基金发行与资金流向的数据也印证了对19万亿美元规模的中国股市(包括香港)的热情。摩根士丹利报告称,8月是全球对冲基金六个月以来买入中国股票最多的一个月(未披露具体数额)。
晨星数据显示,2025年新成立的“新兴市场(不含中国)”股票基金仅为8只,而2024年为21只、2023年为16只。这意味着今年不包含中国的投资需求大幅降温。
(来源:晨星公司)
安联环球投资中国基金部门首席投资官Zheng Yucheng表示:“一年前,人们还想把中国从指数中剔除。现在,中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资产类别(无法忽视)。”
更多迹象
相关的佐证正在不断累积。
伦敦200亿美元资产管理公司Polar Capital在2024年底将中国评级由低配上调至积极,并在今年将其新兴市场投资组合中的中国配置从20%出头进一步提高到30%以上。该公司基金经理Jerry Wu表示,今年2月的年度会议上,中国专场吸引55位客户,人数是2023年的两倍多。
Jerry Wu称,由DeepSeek推出的高性价比AI模型(可与ChatGPT竞争)的突破,触发了“中国创新资产的重估”。他表示,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机器人,市场动能已全面增强。
投资机构Cambridge Associates高级投资总监Benjamin Low表示,他的团队今年已收到约30份客户关于中国基金的咨询,这与2023年几乎无人问津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他还称,许多非亚洲的资产配置人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赴中国和香港考察投资机会,其中一些人将是自新冠疫情以来的首次。
当然,中国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仍在持续。8月的工厂产出、零售销售等数据表明,中国整体经济仍陷于疲弱。今年前5个月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大降13.2%,迫使中国在7月推出新举措以扭转下滑势头。
经济脆弱是早期资金进场却尚未转化为有意义的长期资本流入的主要原因之一。里昂证券首席股票策略师Alexander Redman表示,通缩压力令他不敢对整个市场加码。
Polar Capital的Wu也指出,AI热潮必须惠及更广泛的经济,才能支撑股市涨势延续至2025年以后。
安联中国基金部门的投资经理Cheng Yu表示,海外投资者目前正处于“重新评级”的阶段,关注中国的长期竞争力。“海外资本正站在门口观望。他们还没有真正进来——但至少已经开始考虑回归了。”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