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资讯资讯详情

中国家庭与被美国收养孩子团聚的幕后故事:美国记者记录计划生育的残酷

2025/07/10 16:00

    中国家庭与被美国收养孩子团聚的幕后故事:美国记者记录计划生育的残酷
    


    

    

    

本文刊发在The Conversation,借一本书的书评介绍了中国当年残酷的计划生育政策。作者凯瑟琳·夏因是科廷大学新闻学副教授。


    

    

在2009年一次穿越中国农村的漫长公路旅行结束时,美国记者芭芭拉·德米克遇到了一件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事情。


    

此前几天,她采访了几位孩子被政府官员强行带走的父母。德米克怀疑,这些失踪儿童可能与中国迅速发展的国际收养产业有关。


    

她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材料写报道,但某种直觉驱使她继续追查下一个线索,前往偏远的湖南省高峰村,那里位于高山之中。


    

她的司机只能把她送到一条小溪边,土路到此为止。当地妇女曾赞花(音)和她的女儿双洁在这里接她,带她穿过一座简陋的桥,进入村子。


    

德米克形容那里“一切都在倒塌或新建”。


    


    非同寻常的后果
    

当时,德米克并未预料到曾家人和他们的故事,会在她的人生——以及很多其他人的人生中——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她在《洛杉矶时报》头版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被拐儿童与国际收养之间联系的报道,其中还提到失踪的双胞胎芳芳(音),结果引发了一连串非同寻常的后续事件。


    

对于赞花和双洁来说,这最终促成了与芳芳的团聚,而德米克也参与组织了这次重逢。


    

她和曾家人——以及芳芳的美国养父母——建立了长久的联系。


    

《竹林中的女儿:从中国到美国,一个关于绑架、收养和失散双胞胎的真实故事》》做到了优秀故事应做到的事:让宏大问题具体化、具有人性。在这里,讲的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及由此催生的国际收养产业。


    

德米克的书讲述的是中国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难以想象的政府管控的故事。但通过这对被拆散的双胞胎的经历,也是一段关于家庭、身份、失落和坚韧的故事。


    

这本书既个人化又令人动容,同时研究扎实,辅以引人注目又令人震撼的数据和轶事。


    

在那里,德米克了解到两岁的芳芳——赞花的女儿,双洁的孪生妹妹——在2002年被从姑妈家中强行带走。


    

政府官员告诉家人,他们违反了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不允许再养这个孩子。


    

家人根本不知道她来去了哪里。赞花临别时说:“下次再来,记得把我女儿带回来。”


    

德米克在书中介绍了1979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前的人口增长,以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她写道:“计生委演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人员规模超过了警察和军队。到1990年代,估计有8300万中国人至少兼职为计生委工作。”


    

相比之下,当时中国军队总人数大约为300万。


    

这个组织“极端具有侵入性”,女工人必须汇报月经时间,有时还要出示带血的卫生巾。生完头胎后,女性被强制上节育环或结扎。


    

违反政策的人会被罚款,相当于年收入的两到六倍。如果是公务员,还可能丢掉工作。在农村,民众不依赖政府工作,政策就通过“赤裸裸的暴力”来推行。


    

人们被殴打。有时房屋被拆毁或纵火。曾家附近的一堵墙上写着:“违反政策,家破人亡。”


    

计划生育干部会定期检查,即便是最偏远的村庄,有时还是邻居举报的。


    

如果发现女人生了孩子后又怀孕,就会被强制堕胎。


    

德米克写道,这些方法“粗陋、常常是野蛮的”,“医生有时会引产,然后在胎儿脚露出来之前,向头颅注射甲醛杀死婴儿。”


    

尽管中国人,尤其是农村社区的人,普遍希望有更多孩子,但他们没有力量对抗当局。那些试图暗中抗拒的人遭到无情打击。


    

这些做法非常普遍,以至于成了被接受的常态。但当政府官员开始从违反政策的家庭里直接带走婴儿时,反抗开始出现。


    

其他家庭也开始举报和芳芳相似的情况。计划生育干部强行带走孩子,拒绝透露任何下落。


    

德米克写道,2005年官员们在带走一个男孩时误判了形势。这个男孩住在镇上,上学,不像其他受害家庭那样贫穷。学校提出了投诉,还得到了当地官员的支持。29天后,男孩被送回了家。


    

听说这个案例后,其他家庭也受到鼓舞,开始动员起来反抗。这些就是德米克2009年报道失踪儿童故事时最早接触到的家庭。


    “好心人”贩卖儿童
    

与此同时,开始有消息传出,说中国孤儿院里存在儿童贩卖现象。那些“救助”婴儿的“好心人”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钱。


    

德米克写道:“孤儿院为了争抢婴儿相互竞争。”


    

中国婴儿在国际收养市场上需求很大,这成了一个利润丰厚的生意。湖南一个孤儿院的院长后来向警方交代,他们2001年开始为外国人收养婴儿提供服务,每个孩子收取3000美元的“捐款”。


    

德米克写道,有些孩子确实需要家庭,但这种付款“实际上成了悬赏,激励了大规模绑架女婴和幼童的浪潮”。


    

逐渐,人们发现,很多被计划生育干部带走的孩子,就是这批被国外家庭收养的中国婴儿和幼童,他们的养父母为此支付了大笔费用,并向孤儿院捐款。


    

后来揭露出,孤儿院经常伪造婴儿被遗弃的地点和情况。


    

到德米克2009年发表报道时,近10万名婴儿已被送出中国,其中一半以上去了美国。到2024年中国结束国际收养项目时,全球总数会达到16万。


    

德米克关于被拐婴儿的报道,加上中国国内外其他报道,震惊了国际收养圈以及世界各地收养中国儿童的父母。


    

在此之前,中国被视为国际收养中最“道德”的选择。德米克说,对于那些开始担心自己收养的孩子可能是被拐卖来的父母来说,这一发现令人恐惧。


    

其中一个母亲是来自德克萨斯的玛莎。她和丈夫阿尔分别在1999年和2002年收养了两个中国女孩:维多利亚和以斯帖。通过与其他收养中国儿童家庭的联系,德米克认识了玛莎,并意识到以斯帖可能就是失踪的双胞胎芳芳。


    

她的判断是对的。不过,这个故事远未结束,这也解释了德米克为什么有足够的材料写成一本书。


    记者如同执着的侦探
    

《竹林中的女儿》是一部执着报道的见证。德米克作为研究者、采访者,甚至侦探的能力,为这本书增添了分量和可信度。


    

她以细腻的态度处理了困难的主题,对中国的曾家人和美国的养母玛莎都充满同理心。


    

她承认他们面临的挑战,也认可他们对孩子的付出。


    

她对双胞胎姐妹双姐和以斯帖的描写敏感而克制。克制是一种有力的写作工具,德米克在这里运用得很好。


    

    


    

    芭芭拉·德米克为《洛杉矶时报》记录了这对双胞胎年轻时的相遇。
    

    

    

这是双胞胎姐妹在中国曾家门外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所有人都下了车,两个人并肩站在一起,面对摄影师。没有人拥抱,没有人说话。


    

我想象她们就像第一次见面的包办婚姻中的新郎新娘,愿意为摄影师摆姿势,却还无法开口交谈。


    

德米克带着作为美国记者的视角和局限进入这个故事,但她付出了非凡的努力,去倾听并讲述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的中国人的声音。


    

同时,她也质疑西方关于收养的家长式观念,反驳很多人所说的“被西方人收养的中国孩子是幸运的,在别处注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的观点。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直到2015年才正式废止。德米克总结说,在35年里,这一政策造成了几乎难以想象的破坏:摧毁了婚姻,导致无数儿童死亡和父母自杀,还让中国的人口预计在下个世纪持续减少。


    

这个政策无孔不入,几乎让所有人成为受害者、施害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在这一时期被送出中国的数十万儿童身上,独生子女政策的遗产依然存在。德米克写道,他们是收养国的公民,但血缘将他们系在另一个他们难以理解的家庭和国家。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夹缝里。


    

在将《竹林中的女儿》献给全世界的中国被收养者时,德米克说,她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理解自己来自哪里,以及他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来源:加美财经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相关文章

  • 债市早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资金面宽松,债市全天窄幅震荡
    2025/06/30 02:57
  • 中信建投期货:市场情绪改善,铜价偏强运行
    2025/06/30 02:35
  • 中国每月最早官方数据出炉!制造业PMI连续第三个月萎缩,关税战“停火”细节缺失
    2025/06/30 02:24
  • 2025年06月30日人民币中间价列表
    2025/06/30 02:05
  • 特朗普关税重大表态!特朗普称不需延长7月9日关税期限 “将给各国指定税率”
    2025/06/30 01:55

最新文章

OPEC坚称"石油需求未见顶" ,布油重回70美元上方,警惕特朗普下周对俄"重大制裁"

2025/07/11 22:16

特朗普关税风暴助推金价突破3350美元/盎司,伦敦白银库存告急,白银飙涨至13年新高

2025/07/11 21:55

金价稳守关键点位 铜价历史暴涨抢戏!黄金会被“冷落”吗?

2025/07/11 21:35

【黄金收评】特朗普关税再掀避险潮,金价重返3350美元,白银创13年新高

2025/07/11 21:19

芝加哥联储主席:若关税冲击不断,软着陆前景难言稳妥

2025/07/11 20:50

【美股收评】特朗普关税升级再掀波澜 美国股市高位回落 周线全部转阴

2025/07/11 20:37

【原油收评】油价周涨近3%!IEA预警供需失衡叠加美俄地缘风险再起,市场情绪紧绷

2025/07/11 20:07

CNN深度分析:特朗普再逼鲍威尔降息 美联储独立性遭受威胁

2025/07/11 18:48

美元周度展望:触底反弹还是继续探底?

2025/07/11 18:11

特斯拉“车顶维权”事件尘埃落定,法院终审支持企业名誉权

2025/07/11 17:39

热门文章

【现货黄金】操作策略参考-20240111

2024/01/11 02:29

OPEC坚称"石油需求未见顶" ,布油重回70美元上方,警惕特朗普下周对俄"重大制裁"

2025/07/11 22:16

特朗普关税风暴助推金价突破3350美元/盎司,伦敦白银库存告急,白银飙涨至13年新高

2025/07/11 21:55

金价稳守关键点位 铜价历史暴涨抢戏!黄金会被“冷落”吗?

2025/07/11 21:35

【黄金收评】特朗普关税再掀避险潮,金价重返3350美元,白银创13年新高

2025/07/11 21:19

芝加哥联储主席:若关税冲击不断,软着陆前景难言稳妥

2025/07/11 20:50

【美股收评】特朗普关税升级再掀波澜 美国股市高位回落 周线全部转阴

2025/07/11 20:37

【原油收评】油价周涨近3%!IEA预警供需失衡叠加美俄地缘风险再起,市场情绪紧绷

2025/07/11 20:07

CNN深度分析:特朗普再逼鲍威尔降息 美联储独立性遭受威胁

2025/07/11 18:48

美元周度展望:触底反弹还是继续探底?

2025/07/11 18:11
在线客服开设账户官方app
回到顶部